
楠竹山镇综合指挥中心。
无人机巡航。
雨湖融媒5月13日讯(通讯员 赵雅茜)近年来,雨湖区楠竹山镇积极践行“大物业+大服务”模式,大力推进“四个一批”举措。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有力支点,撬动基层治理效能实现质的跃升。凭借在基层治理方面的突出成效,楠竹山镇接连斩获平安建设、信访、禁毒工作等多项省级荣誉,群众满意度持续位居全市乡镇前列,交出了一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精彩“楠竹答卷”。
“一盘棋”聚力,擘画协同共治“同心圆”
走进楠竹山镇综治中心,9大功能室“各司其职”又“无缝衔接”,(矛盾纠纷调处室、反邪教工作站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室、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、信访工作室、扫黑除恶工作室、群众接待室、心理咨询室、分析研判室),通过“问题分流器”精准派单,群众“只进一扇门,化解千千结”。镇党委书记挂帅,政法委员牵头,创新“1+5+N”联动机制,平安法治办、公安、司法等五部门常驻,行政执法、交通等N部门轮驻,共同研判风险隐患。该镇取消村社坐班制,让区块治理员转变为“民情哨兵”,32名治理员严格落实“五必到”工作机制,每日平均入户走访达3小时。过去一年,成功化解物业纠纷、家庭矛盾等各类矛盾纠纷612起,矛盾纠纷化解率高达98.7%,真正做到了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”。
“数智芯”赋能,构建云端智理“新图景”
“全体进入公墓山的人员请注意!请勿携带火源入山!”无人机清晰有力的喊话划破山林间的宁静,为有效预防森林火灾,楠竹山镇综合指挥中心联合镇派出所开启了无人机巡山模式,红外技术能精准定位山间可能存在的火源,无人机喊话,呼吁大家共同遵守文明祭扫规范,综合指挥中心犹如“智慧之眼”对山林进行全天候、全方位监控。
“无人机具备高机动性和广覆盖性的特点,能够快速抵达人工难以到达的区域。去年汛期,无人机巡航发现了云湖河堤一处潜在的垮塌隐患。”平安法治与应急工作人员陈鹤说道。据了解,当时该区域由于连续暴雨冲刷,堤身出现局部松动和裂缝,但因位置偏僻,人工巡逻未能及时发现。无人机在巡航过程中敏锐捕捉到这一异常情况,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至防汛指挥部门,为后续的抢险加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,有效避免了可能发生的重大险情。
据了解,综合中心指挥大厅利用500余路高清监控+AI算法实时扫描全镇,能精准预警交通拥堵、火灾隐患等风险事件,刑事立案数同比降61%,破案率升至83%。创新“空地一体”巡防体系,无人机每日自动巡检重点区域,巡逻车24小时动态响应,形成“人巡+车巡+机巡”立体防控网。为独居老人安装“一键报警”设备,在临水路段部署AI摄像头,有效提升了事件处理效率。
“平安圆”共绘,激活多元善治“强引擎”
组建“金牌调解员+法律顾问”专业团队,联合法院开展“公开庭审”并建成“共享法庭”,联合江南工业集团开展国防安全和保密知识宣传。搭建政企“平安共同体”,建立政企联防联控机制,做到工作共商、情报共享、平安共建、问题共处。群众安全感指数连续三年居全市第一。
“综治中心既是指挥千钧的‘云端智脑’,更是直抵民心的‘解忧港湾’。”楠竹山镇主要负责人表示。下一步,楠竹山镇将深化“综治中心+网格化+信息化”融合,以“绣花功夫”雕琢治理精度,让平安楠竹山成色更足、底色更亮!
责编:梅晓蕾
来源:楠竹山镇
乐之书店“如约而至”:静享阅读时光,尽享诗意人生
视频丨万楼·青年码头,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,让老湘潭焕发新活力!
文旅专题丨一路芬芳 经典雨湖
专栏丨雨湖文苑
义源当铺思“秋”
视频丨穿越时空的风情 唤醒传统街区的温情记忆 风车坪文创街区举行汉服快闪秀
张岱:老窑湾筷子巷纪事
张岱:今昔唐兴街
下载APP
分享到